有价值的交往,不独表现在具有明确的交往目的、交往内容和科学设计的交往程序、交住方式和艺术,更重要的是使交往成为交往双方的共同需要,具有强烈的获知动机和期望,即强调交往双方高度协调的配合,把教育活动变成双方共参的活动。把教育过程变成双方共同争取自我实现的过程。
客观地说,教育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平等协作、共同劳动的统一过程,而不是单纯的传授与接收过程。
历史上,有两种观点把教育过程视为单向过程。
行为主义者把学生当成机械的个体,把学习看作刺激——反应过程,把教育过程中学生行为的变化单纯归结为外部刺激。
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则强调学习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不过是学习的促进者。罗杰斯更提出“学生中心教学法”,认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不在于教师的教学技能,不在于他的课程计划,不在于他的视听设备,不在于他采用的程序教学,不在于他的讲授和演示,不在于图书馆的丰富……”,关键在于学生自己是否具有“自我实现”的力量。罗杰斯的这些说法实际上是把学生完全看成是一种“白变量”,看成是决定教育过程的单一主体。教育理论上的“学生中心论”,其心理学基础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
无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还是人本主义心理学,都是从不同角度把教育过程当成单向的过程,以其中一方否定另一方,不适当地夸大了某一方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