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这些年师范院校实际存在着弱化“师范性”的问题,我们认为,要使师范院校培养的师资真正能为基础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服务,师范院校(包括教师的继续教育)要加强“师范性”。首先是要加强对师范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对教师职业道德及其规范有正确的认识。其次要调整教育科学类课程的设置,对现有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的内容进行更新,加强应用性,此外,还要增设相关的教台科学类课程,使教师的职业能力训练得到强化。第三,加强教育教学的实习环节,适当延长而不是缩短教育教学的实习时间。在此,仅就加强现有教育科学类课程的学习和增设有关教育科学类课程谈几点具体认识。

师范院校“师范性”之体现的主要方面是教育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教育实习。这种教育科学知识的学习与教育实习在我国师范院校建立及发展的早期曾受到格外的重视。教育科学知识的学习不仅有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和分科教材教法的内容,而且包括教学研究、教材选择、教具设量及应用等部分,教学实习达到每周实际教学一小时的程度。建国以后,我国师范院校的教育科学类课程设置,总的趋势是精简,教育实习时间也逐渐缩短。目前,高等师范院校一般只开设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二门课,且课时少。教育实习包只进行一次,还由于近年来办学经费所限,教育实习的时间也在减少并流于形式。这些旨在加强教师职业认识、职业技能训练的教育科学类课程还很难得到领导与师生应有的重视。因此,要求未来的教师能够掌握正确的教育观点,了解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具有把所掌握的教有理论转变为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具备组织教学、提问、说服、表扬与批评以及板书板绘的技能技巧,具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教育的艺术与机智;要求未来的教师不只是教书匠而应成为真正的人类灵魂塑造的工程师,等等,也就成为奢望了。因此,师范学校不是削弱而是要加强教育科学知识的学习与教育实习。在课程设置上要适当扩充教育科学知识的内容,于现有开设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的基础上,增加教育史、教育伦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教育科研方法等学科的讲授,这对于培养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