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素质是科学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基本品质的总括,是科学研究能力即创造能力的基础。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创造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史学研究者从事的是精神财富的创造,同样需要具备广阔的科学视野、执著的科学精神。

视野是指人在什么样的范围、层次、高度上思考、观察问题,视野也是一种精神境界,只有站得高,方能看得远,才能透过历史表象看清实质,从而更好地掌握历史发展的脉胳,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要培养学生具有广阔的科学视野,就要佼学生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从事历史研究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确立科学的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要使学生具有宏伟志向、远大目标和胸襟开阔的精神境界;要有广博的知识面、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要有全新的科学思想观念,具有世界眼光与时代精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科学精神是科学研究中的非智力因素,是人的心理素质、意志品质以及精神境界的外在表现。要培养学生的进取与奉献精神,不怕困难、执著追求、为社会甘愿奉献的精神;要培养学生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反对唯心论和形而上学、反对一切伪科学的客观态度;要使学生能主动地超越自我、逾越前人和他人,不断追求进步;要提倡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诚实、正直、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精神等。

在传统的史学研究生的培养中,教师仅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而缺乏对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这种教学培养方法易使学生思维僵化,眼界狭窄,眼光局限。要培养学生具有广阔的视野、执著的科学精神,就要摆脱这种传统的“传”“授”“解”的教学模式,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敦方法,更要盲人,要成为人才资源的开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