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是指对论文初稿进行推敲、调整、润色、升华等一系列工作,是学术论文写作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未经修改的论文,只是一个粗糙的半成品。要想使其成为精品, 须得进行反复修改。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说”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是曲折复杂的,必须反复研究,才能反映恰当。”认识过程的这种曲折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论文写作的非一次性。对某个问题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深化的过程。论文修改的过程既是作者思维、认识深化的过程,也是对论文充实、完善、提高的过程。
学术论文不仅是科学研究的结晶,负载着人类文化的传承,也是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研究的知识总结,是呈现给学校和社会的一份合格的答卷。论文写完了,要通读它若干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又说”我看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认真地加以删改,然后发表。”这种”看它十多遍”的高度责任心,很值得我们学习。而有的同学则相反,论文写完了,自己都不愿多看它一眼,而是寄希望于老师多多指教,甚至依赖于老师的字斟句酌;有的同学则是孤芳自赏,自我陶醉,看不出论文中的瑕疵,更不忍心割爱。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对的,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俗话说,”文章不庆百回改” 。好文章都是政出来的。为什么要改文章,是因为论文初稿往往存在疏漏、重复和用词不当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所以,需要反复推敲修改,论文才能日臻完善。
修改前,应虚心听取论文指导教师的意见。要把论文的写与改看作是论文写作必不可少的两道工序。只不过写论文时是站在作者的立场认识问题、研究问题,而修改文章则是站在读者的角度理解问题、分析问题。修改论文时,不妨来个换位思考,作者以挑剔的眼光,从论点到论据,从主题到结构,从字词到标点符号,都仔细斟酌,修改到不能再改的程度。这既是对社会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修改是对论文局部的加工,不是非要”动大手术”,来个彻底的更新。修改的目的是对论文进行锦上添花的再创造,进一步提高论文的质量。推倒重来的做法绝不是修改时的最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