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体着眼,局部入手

首光从宏观上检查那些决定文本整体风貌主导因素的质旦,侦文章在大的方面确定下来,然后冉一段一段、逐字逐句地推敲分析那些展现文本风貌的具体因素。只有在大的背景下考虑,才能作出恰当的取舍与调整。如果一下子就斟酌词语、句子等枝节问题,而际记主题、材料、结构等重大问题,那难免事倍功半。苏联作家法捷耶夫曾有道这方面的教训:他边写边改,结果改得很费力的那一部分,从全局看却显得多余,最后还是被删掉了。所以即使是对一词一句的修正,也必须是在从整体出发。那种只见局部不见笛体,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修改方法和态度,是很难使文章的修改达到顶期的目的的。

文章修改的顺序一般是:主题一构料一结构一语言。在一般情况下,立意和选材若有严重问题则属于“大改”;若只是结构安排或表达方式有较大问题属于“中改”;若只是语病较多便是“小改”。

    2.不同文体.各有侧重

作者应该以自觉的文体意识对文稿进行修改。记叙文要求主题鲜明,材料具体,构思新颖。议论文要求观点正确,立沦新颖,论据充分,论证布力,富于逻辑性和有说服力。

如公文,对文头、主体和文尾各组成要素及次序的要求就非常严格明确,语言也要求庄重、严谨、准确;而规章制度类文种,如章程条例.格式要求按标题、签署、正文三大部分书写,撰写时要求条文严密、周全、准确、贴切,切忌表述模棱两可,含糊不清。

    3.尊重规律,保持个性

一般而言,多改出华章。但修改必须以保持作者的独立人格和文本魅力为限度,只有不损害原文而又有助于表达的修改才是合理的修改。对有必要删改的地方,耍有勇气刘自己的文章动手术。但对于文章中不应改动的地方,也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维护它,坚决反对迫于各种压力或一味迁就而损害作品生命的改动。尤其是对于具有创新意义的文学作品,更耍宽怀大度。

老舍针对剧本《茶馆》发表后有些读者提出的一些木切实际的批评,并没有一味盲从,而是坚持自己的主见,使得话剧《茶馆》具有独到的艺术魅力。曹禺在20世纪50年代曾刘剧本《日出》进行修改,为了突出阶级斗争的主线,他把金八写成日本人纱厂的总经迎,杀害了小东西的父亲一个纱厂工人,剧情的最后是地下萃命者方达生率领纱厂工人把小东西从金八的虎口中救出。这种修改从强化阶级斗争意识出发,在相当程度上瓦解了原作的诗性智慧和悲剧力量,使这部30年代的话剧杰作的艺术完整性受到明显损伤,令人感慨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