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性材料又被称为理论材料。它是指来明迂人们的社织践,又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的观点。凡是经过实溺证明并具有一定影响的人类思想成果,都可以成为人们写作时的观念性材料。它很保几何学中的公理,已经被还明过,再作别的观点的根据时,便没有必要再证明一次。观念性材料大致司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过科学实验证明的科学理论;另一种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约定俗成、被大家公认的常理。前者主要指科学原理和公用定式。后者常表现为民间的俗谚、格言、成语等。一些名人名言于说话人本身的权威性,也成了不证自明的公理。例如苟子在《劝导:》中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子水。木直中绳,螺以为轮,共曲少规。虽有墒暴,不复挺者,辊使之也。故木受绳则立,金就沥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苟子使用了日常少活巾常见的现象,来说明“学”的重要性,他的证明很有说服力。到了后来,这段话的第一句简化成“青山于蓝而胜于蓝”的成语,很多时候被人引入文章,当作理论根据来使用。

此外材料还可以分成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历史材料和现实材料、个别材料和综合材料等。根据材料的来源区分,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又被人称为原始剧料和二于材料:作者从生活或科学实验等途径亲自获得的例料就是直接材料;从别人那里,或者从:日本资料上获得的材料就是间接材料。在新闻战线上工作的记者,他们撰写的传播文体所使用的绝大部分材料都是直接材料。共他文体则视要求不同,各有侧重。历史材料和现实材料是根据材料产生的时间与作者写作时的距离加以区别的,但这个距离以多少时间为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所以,这样的区分只有相对的意义。个别材料和综合材料是从材料的形态来说的,个别材料是指独立存在,常被当作单独使用的材料,加综合利料则是指同类的个别材料被人们整理、归纳和综合后使用友文章令的材料。两种材料相比较,前者生动、鲜明.后者信息量大、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材料的分类,是为了让我们能更深人地理解材料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