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事实性材料,是指客观存在的或者是书本提供的具体事物,包括人物、场景、事件,也指统计数据等材料。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中,大量使用的是这类事实性材料。如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废原》,以渭河平原50年的变迁史为小说背景,向我们展现了一轴中国农村斑润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主人公白嘉轩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样。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话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程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

事实性材料在议论文、应用文的写作中也是必路的。禁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中提出,大学“实以是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然而,当时北大“实验室、图书馆等,缺略不具;而外界学会、工场之属,无可取资,求有所新发明,其难固倍征于欧美者”。条件差,但不等于就不能搞研究,为了说明这一点,蔡元培紧接着说:”然十六七世纪以前,欧洲学者,其所凭借,有以逾于吾人乎?即吾回周、秦学者,其所凭借,商以逾于吾人乎?”这两个实例令人绝难反驳,蔡元培提出的大学是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的观点,在文章中便自然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