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信”的素养必须经过后天较长时间的努力、修养以及社会实践的锻炼方能获得,也就是只有度过相当的岁月年华,经历较长的人生之旅,方省可能达到“信”的境界。所以苟子讲要到50岁、60岁才“信”。不惟此.古代还把年岁与人的道德素养紧密联系在一起,即所谓“年德”,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德行也会增加。所以,在我国古代,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都倡导“祟年敬德”,在西周时期,还形成了将“德高望重”的老者养于学校的养老制度,以发挥老者对于青年学子的思想道德教育作用。当然,班主任应具有的“信”、德素养,并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同步形成的。人的主观努力以及所受教育与社会实践锻炼状况,可以调节年龄因素与“信”德之素养的关系。个体主观不努力,不加强修养、锻炼,年华虚度,纵使年龄再长,年事好高,也只能是素养浅薄,达不到“信”的境界,有午无德。相反,个体后天刻苦努力,注重修养锻炼,人格陶冶,未到“营艾”之年,也会具有“信”,也可能望重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