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求本科生论文中提及到的所有概念、定义,都应该先界定。概念、定义不能随便乱用,支持论文观点的主要概念、定义在序论中就要先给出界定,小概念、小定义可以在论文写作中随用随注。概念反映客观事物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逻辑学上说,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定义的规则是:定义者与被定义者的外延必须相等,定义者不能包含被定义者,定义者不能包括含糊不清的概念,定义者必须直接揭示被定义者的内涵。
(一)说明概念出处:
另外,任何概念都是通过词语来表达的,用词不当、意思含混常常是因为概念用得不对、不准。论文中的定义一定要按照符号固有的性质,特别是在新定义还不能确定为彼此之间的一种约定时,更要好好琢磨,看它是否严谨、经得起推敲,是否能被多数人接受、具有通用性。比如,新闻中的”导语”一词,经过演化分成直接导语、间接导语,又有人称硬导语、软导语。一般来说,每一次定义的演化都会赋予新的含义和注解,这些注解也不是凭空而来。”直接”、”间接”原本是通用的符号,”直接导语”不过是符号与符号的兼容,即多种意义的兼容。所以,论文中的定义总是要找到出处,找到渊源,才能让人信服。
论文中每出现一个定义或运用一个概念都要加注释,这是正确运用理论的基本方法。比如,论文主要运用”议程设置”理论,你就必须在序论中先给出”议程设置”这个概念的界定,说明这个界定的出处,然后还要说明在你的论文中使用这一概念的范围。有些论文的文献综述就是概念的梳理,其中的重要内容就是研究前人对概念的界定,在比较多个文献后选出自己采用的概念。界定概念的前提是反复阅读经典著作,读懂读通,切忌一知半解或片面理解。深刻理解了前人的研究,明白前人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之后,你将它作为自己论文的论据时才会信心坚定。否则,基本理论不知出处,搞不清它的概念边界,拿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岂不是沙滩上建高楼一-基础不牢靠?当然,概念也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加入自己对概念的纠正。研究概念其实是在研究理论所形成的客观条件,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确切地理解这一概念涉及的理论内容。对于前人的结论中那些已经不适合现实情况的部分,要敢于提出疑问,敢于提出新的看法。理论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它是前人研究总结出来的,也需要后人超越。但创新必须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进行,从前人的知识中寻求某些启发。此外,一篇论文的概念运用不在多而在精。在实证研究方法中,通常是用实验或调查去检验前人所得出的一个概念或定义,也可以说是检验法。
(二)追根溯源:
对一个概念或定义,怎么才能追根溯源呢?有一位同学阅读了波兹曼写的一本畅销书《娱乐至死》 ,他受该书中第120 页一段文字的启发,确定了自己的毕业论文题”中国新闻娱乐化的原因洗析”。《娱乐至死》第120 页中文字”一个由电视统治人们思想的娱乐化未来是不可阻挡的:图像与声音的传播终将替代书写的文字,激情与相应的快感也会淹没理性的思考。”看过这段文字,该学生认为,中国媒体也正在走着与美国同样的路,电视正替代平面媒体成为主要的传播手段。要想证明这一点,首先要了解波兹曼的理论;其次,还要追溯波兹曼的理论是怎么来的,也就是从波兹曼的书中找到前人的观点。所以,这位同学先做了追根溯糠的工作。他发现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奥威尔的预言似乎和我们无关,而赫晋黎的预言正在实现。”于是,他找来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和赫膏黎的《美丽新世界》阅读。之后,他总结了这两位学者的观点,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是从对思想专制的恐惧出发,来营造一个”反乌托邦”;赫膏黎的《美丽新世界》则是从对现代化的担忧出发,来营造另一个”反乌托邦飞他们所担忧的”反乌托邦”是否会出现呢?这是波兹曼对前人的研究结果的思考。他认为”有两种方法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气一种是赫膏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而事实是”奥威尔的预言似乎和我们无关,而赫膏黎的预言正在实现。”这就是波兹曼研究的结论。最后,披兹曼指出”在电视的强势影响下,一切文化都依照其转变成娱乐的程度而被人们接受,因而在不同程度上都转变成了娱乐。到了这个地步,经典意义上的文化就荡然无存了。”首先,我们应该肯定该学生从书中找书的阅读方式是理论准备的最佳方式,对理论的梳理是脉络式的,比泛泛地阅读更有的放矢。大多数没有毕业论文撰写经验的学生多采用大海捞针式地阅读,还有一些学生是没有理论准备,自己想到一个观点或意见就开始写,写到写不下去的时候,或为了提高说服力,才现找书来看。前一种方式耗时,后一种方式叫拉大旗做虎皮,为理论而理论,这是学风不正的表现。如果我们的本科生都能像上面这位学生一样逐本穷源,做充足的阅读准备,论文的理论基础会很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