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文类与惯例,原型与母题是一种更为深层的传统,它们源于远古洪荒时代,有着久的历史,但义深深植根于人类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对人们的文学艺术活动发生深刻的影响。

弗洛伊德、荣格等学者在研究人的非理性时发现,文学艺术活动在相当的程度上受制于人的无意识。他们在揭示人类心理“奥秘”的同时,也为文学的研究打开了一条新的通道。荣格认为;“无论何时,当创造力占优势时,人类生活就是由无意识控制和模铸的,以与能动的意志相对抗,而意识的自我则被一股潜流席卷而去,不过是诸事件的一个无助的旁观者。处于进程中的作品成了诗人的命运,决定着他的心理发展。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镕。而《浮士德》除了是一个象征外又能是什么呢?”无意识通过何种方式控制人类的文学创作?或者说《浮士德》是如何创造歌德的?对此,荣格提出了原型理论。

按照荣格的理论,原型在文学创作中就是反复出现的“原始意象”。它是从我们的祖先、祖先的祖先那里继承而来的一种心理内容。作为一种“经验”’一种精神残余,它并非是发生在某一个人而是发生在我们的祖先和祖光的祖先身上,这些经验集结的结果在大脑结构中遗存下来,先驻地决定着我们的经验。但一般人通常并不能感知到它的存在,甚至可能从来都没有感知到过。它很深蒂固,并深藏不露。艺术家则不同,艺术家的创作活动正意味着原型的复活,犹如沉睡的地火找到了出口。艺术家之能够使原型复活,并不是无条件的,它有赖于原型情境的发生。艺术家一旦进人原型情境,意识的“自我”就被悬置起来,这时艺术家不再是以“个人”的名义说话,而是在源源不断地传递着世代相传的信息。原型作为原始意象,与普通的意象有很大的不同,它本身是空洞的、纯形式的存在,它是一种模式,有待于人们依照各自的领悟和知觉去填充。从原型理论出发,荣格将文学创作分为心理型和幻觉型两种,并认为心理型文学表现的是人的意识层面的东西,其素材主要来源于外在于人的外部世界,而幻觉型文学表现的是人类的集体无意识,是对人类精神家园的认同和回归,因而幻觉型文学较之心理型文学更具魅力,更耐读,更具传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