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师范院校只是强调某一学科的专业学习,强调师范生在某一专业领域有一定的造诣;只是强调他们在知识上掌握得比学生多(即所谓一桶水与一碗水的关系);如果一所学校只是围绕升学考试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只是强调把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道德规范传递给后代,如果教师只重分数,只面向少数学生,只注重应试能力的训练,只是照本宣科的讲授,强调学生的死记硬背,那么掌握一门学科的专业知识就可为师。若如此,师范院校单独设置便无必要(当然这不能成立);若如此,素质教育的推行与落实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现实的教育实际小,存在着与素质教育相传的种种倾向,转变之很困难,其中重要的因素就是不少教师除了在知识上比受教育者掌握得多一些之外,再没有多少教育学生的本钱了。《学记》早就讲:“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遗憾的是强调师范教育学科专业性、学术性的人把这一论断忽视抑或遗忘了。这些年来我国庞大的基础教育得以维持发展,主要靠着师范教育培养输送师资入伍,师范教育功不可没。但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着“应试教育”并日趋严重;学生课业负担日趋严重等突出问题,也有师范教育之错,即如前面已指出的师范教育在培养师资的过程中过分注重“记问之学”的灌输、培养,轻视力师者之品质、为帅行之教育教学知识、技能、技艺的训练,也就是弱化“师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