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因素本身具有相对独立性。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并不能因此而说明知识就是生产力,知识与科学技术是有一定区别的。另外,科学技术知识只有经过转化才能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它本身并不等于生产力。第二,知识不完全从属于政治经济制度。从人类认识的对象看,知识有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思维科学知识之分。一般说来,社会科学知识同政治经济制度有直接的联系,而自然科学知识则是无国界的。第三,知识不同于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是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而知识则是以“真”为内涵的社会意识形态,它的核心和实质是提供关于一切客观对象本身的真实面貌和规律的东西。

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是源与流的关系,人类长期积累的极其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是课程内容的重要源泉。知识的发展对课程内容的量与质的改变都有重大影响。

首先,知识的增长影响着课程内容的更新。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古代知识、近代知识和现代知识三个基本阶段。在这三个阶段,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具有明显的差别。16—19世纪,是近代知识形成的阶段。这一阶段是近代科学文化知识在欧洲形成、发展的时期,西方学校课程中逐步增设了代数学、三角学、植物学、动物学、物理学、化学等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