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我国二干多年来的教育史,曾经有过重视培养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优良传统,如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孔子,他热爱学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与学生亲密无间,教学相长,学生对他也心悦诚服,视之如明月,敬之如父母。堪称当时师生关系的典范,是我国学校教育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师生关系,由于受到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的控制和影响,而被严重地扭曲,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其主要特征就是师道尊严,师生对立,是学生对教师的绝对服从,听而不问,信而不疑,而不是亲密无间,教学相长。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思想家、教育家在政治上反对封建的等级统治制度,提倡“自由”、“民主”观念,使那种压制儿童“天性”和无视学生人格的师生关系由于受到冲击而有所改变。但是他们仍然强调教师对学生的绝对权威,为“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赫尔巴特语),其结果仍是导致学生的被动性和消极态度,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后来,在某些资产阶级教育家的影响下,师生关系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出现了否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强调以儿童为中心的师生关系模式,主张按照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来设计教学活动。以教学为纽带而形成的师生关系*其实质是教学中的教帅与学生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不论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关系,还是儿童为中心的师生关系,它们都没有摆正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因而也就不能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各自的作用。这两种观点都偏离了师生关系的正常轨道。前者片面地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把学生看成是消极被动的加工对象,无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才能。后者虽然在反对传统教育弊端上肩积极意义,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却导致门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反对和否定,是一种放任主义的偏向。

现代的师生关系,就是要摆正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会主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律师爱生和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教师爱生,学生尊师.人格互重,亲密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