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活动还为个体主体性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我们知道,任何主体都是活动着的人,离开了感性的、实在的、具体的活动,他就无法使自己获得主体的地位;同样,任何活动也总是主体的活动,反映着主体的需要和愿望。而人的主体性正是主体自己在对象性的活动中形成、发展和确证的。离开了活动,人的主体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既不可能形成、更不可能发展。可见,学校教育活动是与学生的主体性培养相统一的。如果个体脱离了教育活动,特别是感性的、实在的、具体的教育活动,脱离了由自身所规定和建构的主客关系,那么人的主体性的培养就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纵观历史,教授活动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曾发生几次变化。在原始社会和早期文明社会,“能者为师”是一条普遍的原则。由于有经验的长辈掌握着社会活动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自然成为公认的教师。为了尽快适应社会生产与生活,满足世代生存与发展之需要,教什么、怎么教完全由能者决定。社会现实决定了教的主导地位。

进入权隶社会以后,个别施教成为当时官学和私塾的主要活动方式,因材施教成为一条重要的原则。此时教与学矛盾双方的地位发生转化,学习活动由从属地位上升为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