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表达关系,就是作者与表述者、埃述内容、接受者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是从运思到行文首失要解决的问题。它牵涉到写作时作者是直接出面,还是泅过某个表述者来出面;表述内容是表述者的亲身所听所闻、所思所感,还是仅为旁观者的记叙;表述者与表述内容、接受者之间关系的距离是大还是小,感应强度是强还是弱……这些问题不解决,采用什么行文方式就不好解决。

具体地讲,表达关系在写作小菜巾表现在人称视点的处理上。通常的写作教材,只讲“人称”,不讲“视点”;只讲“立足点”,不讲“关系”;只讲表达关系与“叙述”的关联,不讲它与其他表达方式的关联。这就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列表达的整体理解.也是造成许多人尽管学了种种表达方法却很难用得起来的原因之一。

曾先须指出的是,人称与视点是既有联系又行区别的。人称是人们在言语活动中用来处理相互问关系的代词,即“我”“你”“他”’加上它们的复数称谓,那就是“我们”“你们”“他们”。而作者在创作的时候,除了有一双人人都有的生理眼,还有一双“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内现眼。用它来观照的是心灵卞的物象一一那活跃在记忆、联想与想像中的人物、事件、场景、氛园……如同人们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必得随机调节视线角度一样。作者写作时所取的视线角度,同时也大致地确定了读者阅读时的接受角度。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选择了不同的视线角度所造成的不同结果。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视点、立脚点、观察点。作为人称,它只有三种形式,而作为视点,则有无数种变化。哪怕是同一种人称,可以让视点在其中演绎出各种变化,从而带来各种不同的表达效呆。请看张辛欣的中篇小说《封·片·连》,当作品花了大半篇幅,写了一群人园绕着一枚世上独一无二的邮票展开了一连串复杂的人事纠葛,当邮栗的主人、大收藏家徐邦渤讲完了这枚世界孤

邮的奇特来历,然后打开集邮册让望眼欲穿的集邮迷们一他眼顿时,却发现这枚价值这城的稀世奇珍已不翼而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