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ACE论文代写

This author has not yet filled in any details.
So far ACE论文代写 has created 1292 blog entries.

教育实验研究法的本质特点

教育实验是获得知识、检验理论的一种特殊实践活动。首先,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实验区别于一般教育实践,它具有实验的根本特征,这就是自觉地主动地去探索、变革和创造,是主动采取某个变革措施,发挥实验的“纯化、重组、强化、模拟”作用,探索教育内外部规律性联系,因果关系,从而发展理论。同时,教育

2016-04-11T14:06:56+01:00April 19th, 2016|新闻|

具体把握调查研究法的每种方法特点及使用条件

调查研究法中包括众多的具体方法,每一种方法各有自己的特点及应用范围和条件。因此,要依据研究课题的性质特点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手段。如列表法,偏重于事实资料(如概况、现状、基本数据等)的搜集,调查对象多是群体、地区,且调查范围较广。如关于中国基础教育、师范教育发展基本情况的调查。可搜集县、市、省的基本

2016-04-11T14:06:26+01:00April 18th, 2016|新闻|

古与今关系

当代关于教育理论、思想观念的每一重大争论以及推进理论的尝试,都要把当代问题提到历史范围内加以考察。但这并不等于说,任何历史研究都必然具有现实性,相反,目前教育研究中暴露出来的一个严重问题正是缺乏鲜明的针对性和强烈的时代感。具体表现在:对历史上教育人物的介绍、评价多。而专题研究少,尤其是对教育史上重大

2016-04-11T14:05:54+01:00April 18th, 2016|新闻|

一个好的研究假说应具有的基本特点

研究假说有多种类型,如果按形成假说的方法分,可分为归纳的假说、演绎的假说和研究假说。如果按性质和复杂程度分,可分为描述性假说、解释性假说和预测性假说。无论哪一种类型,要形成一个好的研究假说,都应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科学性。有一定的科学根据,与早先的正确研究是一致的,与毫无事实根据的推测不同。科学性

2016-04-11T14:04:46+01:00April 17th, 2016|新闻|

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方法

所谓历史,是人类社会生活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它远过十一种记载。历史研究正是借助于对相关社会历史过程的史料的分析、破译和整理,以认识研究对象的过去、研究现在和预测未来。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是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人

2016-04-11T14:05:23+01:00April 17th, 2016|新闻|

假说在教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假说的价值首先在于,它是理论的先导,帮助研究者确定明确具体的研究目标,具有纲领性作用。教育研究就是探索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教育内部结构及其起旅、发展的规律。一旦有了假说,研究者就能根据其要求在限定范围内有计划地设计和进行观察研究;而假说得到观察、实验的支持,就会发展成为建立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恩

2016-04-11T14:04:11+01:00April 16th, 2016|新闻|

全面发展

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就教育而盲,一般表述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有健康的体魄。这些方面出可以理解为生理的、心理的、思想的和文化的等几个方面。个人发展的生理方面主要指人的体质体力的发展和机能的成熟。健全的体魄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应具备的物质基础。没有健康的体魄,就不可能胜任任重道远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大业。

2016-04-07T16:09:17+01:00April 16th, 2016|新闻|

我国教育目的的两个组成部分

从以上列举的各种教育目的可以看出,教育目的为了表达一定的内容,一般都要有以下两个组成部分:第一,教育目的应该就通过教育期望培养具有何种社会价值的社会成员做出规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教育要为社会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目的明确提出了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和各级各类

2016-04-07T16:08:20+01:00April 15th, 2016|新闻|

建国以来的教育目的

建国以后,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于1957年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部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段话是对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第—次概括的表述。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

2016-04-07T16:07:51+01:00April 15th, 2016|新闻|

清末时期的教育目的

在我国,1902年以前,教育并没有确定的全国统一的教育目的。梁启超在1902年所发表的《论教育当定宗旨》一文,首先提出了制定和贯彻全国一体的教育宗旨的必要性。在改革封建教育,建立新教育制度的潮流的推动下,清朝政府开始以国家的名义制定和颁布教育目的,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由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当始于1903年

2016-04-07T16:06:41+01:00April 14th, 2016|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