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源于社会分工。原始社会衰落,奴隶制形成,原始的分工和阶级结合起来形成职业,成为社会地位的象征和个人生活的主要来源。《周礼·考工记》中载有:“周有六职,坐而论道,谓之五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审曲直以伤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通四方异珍以资之,谓之商旅;伤地力以长地材,谓之农夫;治丝麻以成之,谓之妇工。”其中,百工已有玉人、陶人、矢人等之分;医生中也有食医、疾医、疡医(外科)、兽医之别。《局礼·考工记》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这就是当时职业大的分类以及对职业的认识。

随着行业的分化和技术进步,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需求不断增加,有关职业活动的教育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各行各业中全面展开。由于古代的学校是以传承伦理道德为核心、以培养官吏及其辅佐人才为目标,故与生产劳动处于相分离的状态。当时有关职业活动的教育,主要存在于生产劳动过程中。其中,以工匠技术教育最具有代表性,伴随经济的缓慢发展出现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职业教育方式。

古代社会,农业是社会经济的主体。早期的商业、手工业基本是农业的副业,并来成为社会的主流职业。“以农为本”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传统的共识,一些丧失土地以经商或手工制作为生的人社会地位低于农民。由于古代生产技术含量较低,生产过程的“链条”较短,社会交往和人口流动较少,不论农民、商人、还是手工业者都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生产成员和劳动场所都与家庭密切相关。家长是劳动的组织者、劳动经验的拥有者,同时负有养育、教导子女的责任,父子世代传习,职业和身份也都形成世袭的传统。例如:长期以来,中医方面的一些秘方、秘诀和家传技艺,对外人不肯轻易泄漏,甚至在家族内部也采用嫡长一脉单传的方式,以免失去垄断权。这也许就是民间早期对知识产权自发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