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性知识和行为的学习尤其如此。因为这种学习的过程,需要学生必须保持内心的纯洁、平静和具有接受的向往和渴望。他们只有从内心对教师传授的道德或价值观念认同和肯定,才能够在心理上赞同和接受,才有可能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意识或思想,才能够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有意识地、自觉地付诸行动,并且在持续的实践中养成习惯,从而固化为自身的人格和精神,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人格最高境界。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从反面证明,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白觉性和积极性,学生在学习态度上排斥和抵制教师意欲引导的学习,那再好的教师和教学方法都是无效的。所以,解决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是教师的教育活动中最最重要的问题。启发、感染、引导、影响学生树立远大的学习理想,生成积极、向上、成材的欲望,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人生理想,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修养、高尚的道德品质、细致的丁作方法,具备足够的真诚、广爱、尊重、理解、关怀等态度和感情。我们必须明白,学生作为生理和心理部正在成长和成熟的学习者,他们的成长和成熟都需要学校教师和其他教育因素的引导、支持和爱护。学生的自主性、生成性成长,还依赖于他们生活和成长环境的纯洁和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的教育活动不仅是一种古今中外文化和科学知识的传授过程.而且是上述知识的评价和批判过程。冈为教育不但要引导和启迪学生生成解决知识方面的方法和能力.而且要引导和熏陶学生建构和养成评价知识、理解知识、创造知识的意识相能力,要引导学生养成高尚、健康的心理和人格。要实现这个目的,教育就应该让学生明辨是非,养成分辨是非的习惯和能力。同时,要引导学生养成对待事物的正确观念和态度,即对正确、文明、进步的事物要支持和保护,对错误、野蛮、丑恶的东西要批判、反对和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