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这一观点者把课程实施看做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相互适应意味着课程实施是一个由课程的设计者和课程的实施者共同对课程进行调整的过程。调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程方案为适应具体教学情境和学生特点而进行的调整;二是课程实际以及教师和学生为适应课程方案而做出的调整。

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观强调课程实施不是单向的传达、接受,而是双向的相互影响与改变。课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规定的课程与实施的课程可能是不同的,会在一些方面存在差异或不一致。在教学实际中,每个教师面临的情况都不同,每个教师解读课程的能力亦有高低之分,需要根据各方面的情况与可能作相应的调整。实际上,所有预先计划好的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都必须经过修正、调整,才能满足特定且变化的教学情境。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获得最大的效能。

持这一观点者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师生在具体教学情境中共同合作、创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也就是说,课程并不是在实施前就固定下来的,课程是经验性、情境化和人格化的,课程实施质上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缔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在课程创生的过程中,已有的课程方案只是可供选择的一种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