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历史存在是丰富多样的,并且文学处于永远的发展之中,所以文学体裁的存在只是相对稳固的,它的分类也只是相对的、大体的,而不能被绝对化。别林斯基指出: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虽然“彼此有别地存在着,但是,当它们呈现在个别诗作里的时候;它们并不总是明确地划分着的。相反地,它们常常混合在一起,以至有的在形式上是史诗类的作品,却具备戏剧的特性,或者相反”。这就很好地说明了文学体裁的相对性。

体裁的相对性具体表现在:

第一,从体裁的自身存在来说,它是相对稳固的、变异的历史性存在,即如上所述,处于稳中有变的动态平衡中。体裁的变异性、历史性就是体裁相对性的表现之一。任何体裁都有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糙到成熟的过程。’

第二,体裁的划分,都只是针对已有文学来进行的,而无法涵括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样式。通俗地说,体裁分类主要是向“后”看的,而不是向“前”看的。当然这并不是说现有的体裁就一定不能说明、容纳新出现的文学。体裁这只“旧瓶”常常可以装“新酒”,但并非可以装下所有的“新酒”.所以它相对地稳固又适时地变化。

第三,体裁对既有文学的总体归纳和概括,也只能是大体的、相对的.它不能巨细无遗地包容一切,即体裁分类的有效性是有限的。譬如报告文学,不管是把它归人虚构性的小说中还是纳入私我性的散文中.都似乎有点牵强,现在人们大多数只是按照约定俗成的作法把它归为散文一类。